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大西洋战役(二战大西洋战场)

频道:百科知识 日期: 浏览:1258

大西洋战场已历三年之久,邓尼茨的“狼群”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战绩,盟国损失了成百上千万吨的航运力量。进入1943年,这个战场也要迎来自己的转折了,它的转折要晚于其他战场,因为北非战场暂时占用了大部分海空力量,1943年的前几个月它依旧是一个损失高昂的战场。

月份

英国损失

同盟国损失

中立国损失

合计

1月

9.8

14.3

2.0

26.1

2月

16.7

23.2

0.4

40.3

3月

38.5

30.3

0.5

69.3

4月

19.4

13.7

1.3

34.5

5月

14.6

15.1

0.2

29.9

合计

99

96.6

4.4

200.1

此表向我们表明,1943年前五个月依旧保持200万吨的损失水平,这是继续延续1942年的高位损失。邓尼茨的“恶狼”们继续破交天下,在大西洋各处乃至印度洋上继续上演一幕又一幕的吨位“屠杀”大战:1月8-11日,“海豚”潜艇群在加纳利群岛西击杀开往北非战场的7艘油船;1月底,“箭”潜艇群在北大西洋凛冽寒风中以3艘潜艇的代价击沉SC118护航队13艘商船(约6万吨);2月21-25日,两支“狼群”协同出战,以2艘的代价取得击沉14艘、8.8万吨的战果;2月底,“猎鹰”和“城堡司令”两支“狼群”取得击沉13艘、6.2万吨(SC121)的战果;3月16-19日,3支“狼群”绞杀两支会合的护航队(HX229和SC112),取得击沉21艘、14万吨的重大战绩……整个3月份,“恶狼”们又取得前所未有的战绩,这个月前20天中,50多万吨的船舶已经葬身鱼腹,英军统帅部一度惊呼德国人“几乎彻底破坏了旧大陆和新大陆之间的交通线”。不过,敌人的高潮也就到此为止,接下来轮到盟军扭转败局了。

1943年1月,法西斯德国海军发生一重大变化,就是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元帅与希特勒长期不和,而躲藏在挪威海域的大舰巨炮们作战不力,未能切断盟国与苏联航线,希特勒宣称要把这些“大舰巨炮”拆除,变成废铜烂铁,雷德尔元帅据理力争,最终拗不过希特勒,只好辞职不干了。由此邓尼茨正式出任海军总司令(继续兼任潜艇部队总司令),这自是标志着法西斯要把破交战干到底的这个决心更加坚定。新上任的邓尼茨不辜负前任的期望,保住了大舰巨炮们,让它们继续呆在挪威海域,发挥余热。而他重中之重的任务是为海军争取更多的资源,他比他的前任强多了,与元首的关系搞得不错,在他的努力下,过去“孤军奋战”的海军军工生产终于纳入施佩尔的军工生产体系中,1943年潜艇的生产也将增至每月40艘的规模,新式潜艇的生产也提上议事日程。当然,海军在法西斯体系中排行老末的地位依旧不变,分配给它的钢材量从未达到一成的规模,值此形势越来越不利的情况下,邓尼茨及其“狼群”使尽浑身的解数,丝毫也不会改变什么。

战争转折到来时,法西斯潜艇部队的实力是:到1943年1月1日,总规模(含训练和试用的)约400艘,前线作战212艘,其中大西洋方向164艘,余部署在地中海、挪威海和黑海诸地。而到1943年4月间,总规模429艘,前线作战240艘,最高峰的3月份平均每天有100潜艇活跃于盟国交通线上。大西洋战场转折到来时,法西斯海军其他实力如下:3艘战列舰、8艘巡洋舰和51艘驱逐舰以及大批小型舰艇,这些水面舰艇的主力部分(特别是“提尔比兹”号和“沙恩霍斯特”号战列舰)依旧部署于挪威海域,威胁苏联与盟国的北方航线。现在法西斯海军航空兵的实力几乎为零,1943年4-12月份,它没有击沉一艘船只,邓尼茨的潜艇部队现在基本没有航空兵的支援。

下面我们来看看大西洋战场的转折是如何实现的。应该说,1943年大西洋战场实现战争转折也是呼之欲出,这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战争终于迎来了“道高一仗”的时代。首先,卡萨布兰卡会议明确把扭转大西洋战场摆在首位,用于北非地中海作战的一些海空力量由此返回大西洋战场。有美国这个强大力量加入,大西洋的防潜力量迅速增强,1943年3月盟国航运损失虽然达到新的高潮,但大西洋防潜力量也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约3000艘各型舰艇和2700架飞机。这些舰艇都是技战术水平越来越高的舰艇,特别是护航航母开始大量用于护航作战,将极大提升护航编队的反潜能力。这些飞机除了航程较短的普通飞机,特别开始大规模装备了远程和超远程轰炸机,这包括B-24、B-17、“哈利法克斯”等一系列新型轰炸机,而护航航母上的舰载机同样可以发挥远程飞机一样的作用,这极大压缩了空中护航的空白点,应该说,进入1943年,大西洋护航船队基本做到了全程空中护航。飞机的防潜行动是:重要的护航运输队由护航航母直接伴随,其舰载机在运输队前方进行搜索,一旦发现潜艇即行攻击,而岸基航空兵(B-24轰炸机)则在其活动半径(600-800海里)内,护卫运输船队。

鉴于防潜力量的增强,盟军除了把舰艇编入护航队外,还特别组织若干反潜支援大队,这些大队是由反潜水平较高的水面舰艇部队组成,有的还有护航航母参加。它们的任务就是闻警而动,主动出击,哪里威胁大,就冲向哪里,一旦发现敌潜艇,就群追猛打,坚决消灭。它们的出现极大提升了防潜的主动性,而一般的护航舰艇专门用于保护运输船队,难以发挥这种主动出击的作用。当然,反潜支援大队不是一个新事物,在过去的反潜行动中,它不同程度地都存在过,但是孤立的反潜支援大队要想在茫茫大海发现潜艇几乎不可能,因此积极寻找潜艇作战的反潜大队,其作战效果往往赶不上消极等待潜艇到来的护航舰艇编队。不过,如今形势不同了,装备上先进技术装备的反潜大队在护航编队和反潜航空兵支援下将成为反潜重要力量。

这段时间盟国间合作进一步加强,它们在反潜装备、技术、战略战术等各个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和共享,他们的反潜海空基地遍布大西洋沿岸,全面打造大西洋一体化反潜体系。盟国间进一步明确了大西洋护航分工,即英国和加拿大主要负责北大西洋的护航行动,美国主要负责中大西洋和南大西洋护航行动。北大西洋的护航行动始终是盟国重中之重,护航的重兵集团自然都部署在这里。5月间建立起来的5个反潜支援大队都部署在这里,而英国本土、冰岛、纽芬兰的岸基飞机则展开全程护航。在中大西洋和南大西洋,美国海军则进一步整合了其护航力量,建立第10舰队特别指挥部,由海军总司令金上将亲自指挥,可以统一调度大西洋一切海空力量用于反潜行动。除了继续加强本土和加勒比海的护航力量,美国海军还进一步加强南美诸国合作,把护航力量特别空中护航力量进一步向这里延伸。另外,在争得葡萄牙同意后,盟国还在亚速尔群岛建立了空军基地,进一步增强了中大西洋的防潜实力。

当然,光有大批军舰和飞机,很难彻底惩治邓尼茨的“恶狼”们,还得有关键性的精兵利器才能实现这一目的。什么是关键性的精兵利器?必须有有效搜索、迅速发现、精准打击敌潜艇的精兵利器,对付潜艇的难点就是发现难和打击难。首先,盟军在雷达技术、无线电测向和破译敌无线电通信的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在敌潜艇发现难问题有了新的进步,从而为战争转折的到来奠定了技术基础。

雷达用于海空作战此时已是司空见惯,不过之前使用的雷达性能一直不太好,并且还能被敌雷达波接收机规避。新研发出来的机载雷达(ASVⅢ型厘米波雷达)则能在更远距离上发现潜艇,雷达波接收机无法接收到这种雷达的厘米波,当然法西斯德国也千方百计研发新的雷达波接收机规避这种雷达的搜索,但迟迟没有进展。另外,舰载雷达(272型雷达、SK雷达等)也有很大改进,也能够更准确搜索发现潜艇。

“狼群”战术的实施使法西斯的潜艇部队极度依赖无线电通信。邓尼茨只能通过无线电指挥诸“狼群”,只能通过无线电部署和调动广布于大西洋各处的“恶狼”们。而“狼群”展开侦察幕和攻击幕,搜索和发现护航队,召集各处潜艇展开集群攻击,同样离不开无线电。英国也早就开始研发无线电测向技术,通过搜索无线电通信信号来测定敌潜艇的方位。过去英国主要通过岸上无线电测向仪搜索无线电通信信号,但精度不高,很难准确发现敌潜艇。1942年底,盟军舰艇开始大规模装备FH4高频测向仪,它在发现敌潜艇上同样有优异的表现,是与雷达相配合使用的一种搜索装备。

除了雷达、高频测向仪外,盟军还研发出磁力探测仪、声呐浮标等新型装备,以更精准搜索发现敌潜艇。

敌既然高度依赖无线电通信,那么如果能破解其无线电通信内容,直接掌握其行动意图和兵力部署,那就更好了。之前我们曾提到,对这方面,英国同样是长期不遗余力地展开工作,并且也取得了不少成果,让护航队规避了敌人多次攻击,由此避免了不少损失。而此时英国在这方面同样有新的进展,进一步改进了盟军反潜作战指挥,同样使接下来的战斗如虎添翼。

在更精准打击敌潜艇方面,盟军研发出更先进的深水炸弹、音响自导鱼雷、制动炸弹等来对付敌潜艇,同时盟军还在验证用反坦克火箭弹打击敌潜艇。这一系列先进武器投入使用,使盟军在击沉敌潜艇方面有了更优异表现。

好了,现在实力上来了,组织优化了,手段先进了,打击敌人更精准了,经过多年的积累,终于修成正果,终于量变迎来了质的飞跃。敌人的意图和部署可以提前侦知,敌人一想进攻,我们就迅速发现之,穷追猛打之,让它无力进攻甚至无处躲藏,让它损失巨大,让它的吨位战彻底破产。

事实上,1943年前三个月特别3月份,虽然邓尼茨取得不错战绩,但他也感受到了盟国抵抗的些许变化。他发现盟国的护航队不断改变航线,经常会规避“狼群”的攻击,他发现他的“恶狼”们更容易被发现,更容易遭到敌海空攻击,而敌人的攻击也更猛烈了。前三个月虽然战绩不错,但“恶狼”们的损失较过去有明显上升(整个第一季度德军共损失了41艘潜艇,平均每个月损失十几艘)。

时间进到4月初。3月份“恶狼”们战绩很大,消耗也不小,于是4月初,纷纷回到老巢,补充粮弹,直到中旬才有部分“狼群”出动,开始新一轮的“屠杀”。4月份,邓尼茨的“狼群”们主要取得如下一些战绩:3日到7日,“狮子之心”群14艘潜艇攻击了HX231护航队,击沉5艘;7日到13日,“鹫鹰”和“云雀”群(各10艘潜艇)袭击了HX232、ON176和ONS2护航队,共击沉6艘;4月11日到27日,“山雀”群先后跟踪了SC126、HX234、ON178、ONS3、ONS4等护航队,共击沉6艘。另外,这段时间,“恶狼”们在弗里敦附近海区也取得不少战绩,可能击沉了约10万吨商船。邓尼茨发现,盟军的雷达是越来越厉害,风平浪静的时候,潜艇几乎不敢出战,否则很容易被雷达发现,“恶狼”们在搜索追踪护航运输队方面也正遭遇越来越多的困难,而无处不在的反潜支援大队同样让“恶狼”们很头疼。本月邓尼茨损失了15艘潜艇。

4月底5月初,“狼群”们再次全部到位,邓尼茨全面分析,精心谋划,在北大西洋再次部署下4个潜艇群,准备大干一番,而令他万万没想到,这却成了一场让他损失惨重而盟军大干一场的反潜战。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场吨位“屠杀”和反潜的对抗战,它基本上可理解为大西洋战场上的一场转折之战。

邓尼茨最初的部署情况是:第一道潜艇幕“白头翁”(16艘)部署在雷克雅未克(冰岛)西南三百海里处,准备攻击英国驶往美国的ONS5护航队,该护航队由9艘警戒舰艇和40艘运输船组成,可以得到冰岛起飞的反潜机掩护。第二道潜艇幕“啄木鸟”(16艘)部署在格陵兰南端到纽芬兰之间,准备攻击美国驶往英国的SC127护航队。“啄木鸟”以东二百海里处又展开了“山乌”潜艇幕(11艘)。第四道潜艇幕“画眉”(10艘)则部署在西班牙菲尼斯特雷角,准备截击航行于直布罗陀和英国间的护航队。

在确实发现SC127护航队后,“啄木鸟”和“白头翁”整合为新的“花鸡”幕(30艘),部署于格陵兰以南200海里,堵在SC127 可能经过航线上。“山乌”幕和加强来的潜艇又重新组合为四道潜艇幕(20多艘潜艇),部署在“花鸡”幕东面。不过盟军已经查明敌意图,SC127照例迅速转向,绕过了潜艇幕,避开了攻击。不过从东而来的ONS5护航队却闯入了敌人的潜艇幕,并在狂风暴雨中,队形被打乱,且部分护航舰艇因燃料不足不得不返航英国。这就给了“恶狼”们可乘之机,白天和晚上其取得击沉12艘船的重大战绩。之后,护航舰艇恢复了正常,加强了警戒。“恶狼”们屡屡靠近护航队,却迅速被雷达发现,非但不能得手,自己还损失了4艘潜艇(另有多艘被击伤)。不久,加拿大护航舰艇赶来接应ONS5,向敌潜艇发起反击,又击沉其2艘潜艇。最终“恶狼”们以损失6艘潜艇的代价击沉12艘运输船。

以上只是第一回合战斗(5月1-7日),下面还有第二回合(5月9-13日)。在停止对ONS5攻击后,“恶狼”们又重新部署,组成“易北河”(18艘)和“莱茵河”(12艘)两个幕,广布于格陵兰岛以东500海里的海域内,堵在护航船队可能通过所有航道上。但盟国侦察机关再次发现了敌人意图,驶离美国的HX237和SC129护航队预先得到警报,迅速掉头南转,再次绕过了潜艇幕。“恶狼”们也迅速掉头东进,拦截两支护航队,同时西班牙海域的“画眉”群也掉头西进,迎击这两支船队。此时盟军的远程飞机、有护航航母参加的反潜支援大队等悉数登场,展开攻击。盟国护航船队又损失了2艘运输船,但也击沉敌6艘潜艇。之后敌21艘潜艇又组成“摩泽尔河”潜艇幕,试图攻击新发现的护航队(SC130和HX239),而护航队已得到“阿尔契尔”护航航母率领的第4反潜支援大队的加强,于是潜艇幕又损失了5艘潜艇而一无所获。

这场持续半个多月的海战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西洋护航之战,盟军自然也损失了十几艘运输船,但同时也给敌人造成了十几艘潜艇的损失。过去好几月都不能给敌人造成如此大的损失,如今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实现了。而这只是5月份的“冰山一角”,本月,盟军积极反击,猛烈作战,飞机巡航于广阔海域,护航舰艇严防死守,反潜搜索突击群随叫随到,整个5月份它们给敌人造成了42艘潜艇的重大损失。

1943年一登场,邓尼茨冥冥中就感到今时不同往日,各大战场频频传出形势不利的信号,唯独他这个战场还能一枝独秀,而5月一战让他迅速发出潜艇战难以为继的惊呼,迅速发出了“大西洋战役中我们战败了”的惊呼。损失惨重,得不偿失,这是吨位战和经济战决不允许出现的局面,而5月一战告诉邓尼茨,若无回天之术,吨位战宣告破产的日子到来了。

邓尼茨命令“恶狼”们迅速回撤,不宜再战,该蛰伏待机一段时间了。邓尼茨把“恶狼”们召集起来商讨下一步对策,潜艇战未来的日子怎么过呢?“应从所有海区撤出潜艇,停止潜艇战呢,还是应当不顾目前敌强我弱的兵力,继续让潜艇随机应变地作战?”这个问题告诉我们,邓尼茨及其“恶狼”们信心动摇了,潜艇战再搞下去已经没有意义了,不能大量“屠杀”敌人吨位,而自己损失惨重,这是潜艇战破产的标志。不过,法西斯“恶狼”们自是要秉承法西斯主子的意旨,宣称即使吨位战没有价值了,也要“坚决”搞下去,要“舍生忘死”继续打击敌航运,把敌人庞大的海空兵力牵制在大西洋而不得他用。当然,邓尼茨要硬撑下去,还寄希望于能找到回天之术,他迫切在寻求技高一筹的招数,他也要做困兽犹斗了。

至于盟军,5月一胜不是一时之胜,而持续胜利的开始,接下来它在整个大西洋继续保持高压态势,继续增强反潜实力,继续部署更多的远程飞机,部署更多的护航航母,部署更多反潜支援大队,装备更多的雷达,装备更多先进武器。强大的反潜实力要做到全覆盖,不但要加强北大西洋的反潜实力,还要加强中大西洋、南大西洋、加勒比海、南美沿岸、非洲沿海的反潜实力,让敌人没有可乘之机,让敌人无处躲藏。

从1943年6月份开始,邓尼茨的“恶狼”们进入了一个困兽犹斗的新时期。这个时期大致以6月到8月为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法西斯“狼群”们大部撤离北大西洋主战场,而重点部署于中大西洋、南大西洋和印度洋,“恶狼”们在这些海域,四处游荡,寻找战机,也取得一些战绩,特别是在印度洋,再次击沉数十万吨。不过很快盟军的反潜实力向这些地区延伸,油水没有了,损失却在直线上升。在亚速尔海区,盟军有反潜飞机,有护航航母特混大队,“恶狼”们不要说作战了,即使想安安静静想加点油都不得安生【注1】。在亚速尔海区的作战中,盟军的作战效能明显提升,因为不同于消极的护航作战,这是一场主动追歼敌潜艇的作战行动。在战斗中,护航航母特混大队击沉敌13艘潜艇,包括3艘潜水油船,7艘远洋潜艇。在加勒比海域,“恶狼”们吨位没有击沉多少(盟军损失1.6万吨),自己却损失不轻(10艘潜艇被击沉),现在十来艘潜艇击沉的吨位还赶不上过去一艘击沉的吨位。过去“恶狼”们是神出鬼没,如鱼得水,如今盟军有精兵利器,作战得力,屡战屡胜。巴西沿岸本来还有点油水,很快美军把反潜飞机增加一倍,把“恶狼”们炸得人仰马翻,藏在这里的6艘潜艇,有5艘被击沉。在非洲海岸和印度洋,“战况似乎对潜艇有利”,美军的反潜飞机迅速跟踪而来,于是印度洋上的22艘潜艇有去无回。【注1:这段时间,法西斯潜艇部队一般都集中在这里接收潜水油船的补给。】

这一时期,盟军反潜行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敌老巢比斯开湾海域展开行动,主动进攻。上百架的反潜飞机频繁巡逻敌潜艇基地海域,反潜支援大队也部署于附近海域,打击进出基地的潜艇。有了先进的搜索装备和打击武器,有了海空协同行动,此次比斯开湾行动较过去有效多了,“恶狼”们若敢明晃晃地浮出水面航行,必遭打击。起初“恶狼”们成群结队浮出海面进出港口,利用潜艇高射炮相互掩护,但架不住大批反潜飞机的频繁攻击,架不住飞机引导支援大队前来围堵:

“岸防航空兵的飞机发现德潜艇后,便召唤支援飞机,然后一起在高射炮射程外监视德潜艇,偶尔实施骚扰性攻击。德潜艇是不愿下潜的,因为下潜会使它们不能相互支援,它们宁愿留在水面上,以较高的水面航速通过这一危险海区。飞机同时还要报告潜艇的航向和航速,并把支援大队引导到该海区。如果走远,支援大队可在潜艇下潜前赶到。于是,德潜艇便处于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它们如果下潜,就要遭飞机的攻击,接着又会被声呐探测到;如果留在水面,又容易受到支援大队火炮的伤害,还会遭到空中攻击。总之,无论选择哪种办法,都要遭到一次坚决的、可能使其毁灭的攻击。”

邓尼茨闹心多了,“恶狼”们想“正大光明”地回家都不能够了。他采取许多招数——潜艇上增装高射炮、利用“诱饵”潜艇、水面舰艇护航,飞机掩护等——想破解“回家难”问题,结果均已失败告终,看来今后“恶狼”们回家只好猫在水里并采取曲里拐弯的航线才行。最后看一下6-8月份“恶狼”们的战果:“恶狼”们以损失81艘潜艇的代价击沉60余万吨。

9月份到年底我们可以视为第二阶段。这段时间,邓尼茨搞出一些新招数,即“恶狼”们开始装备“鹪鹩”音响鱼雷和“哈格努克”无线电探测仪,前者显然是想在击沉吨位手段上有新突破,后者则是专门对付盟军新式雷达的。另外,潜艇还加装了更多高射炮以对付无处不在的反潜飞机。有了这些新式武器加持,法西斯指挥部要求“恶狼”们恢复生机,大胆出击,不能老猫在水下不动。于是,“恶狼”们主动了,而损失居高不下,至于战果嘛,“恶狼”们声称“鹪鹩”音响鱼雷性能优越,击沉吨位“大幅回升”。不过,邓尼茨事后发现,“恶狼”们也开始虚报战果了,学着不诚实了。

邓尼茨和他的“恶狼”们在无尽的黯淡中熬过了1943年,1944年等待他们的又是什么呢?“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最后我们看一下1943年的战果,法西斯潜艇部队损失了245艘潜艇,换来了盟国322万吨的损失。而过去三年来,它总共才损失了150艘潜艇,却换来盟国1600万吨的损失。整个二战中,法西斯潜艇部队损失了781艘潜艇,而盟国损失了2000余万吨商船,根据相关数据资料,我们基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而过去三年来,法西斯以潜艇损失的两成换来了盟国商船损失的八成,而最后的不到两年半里,法西斯以潜艇损失的八成得到了盟国商船损失的二成。这个转折虽然来得有点晚,但是来得很迅猛呀,一下子就扭转了乾坤。

大英帝国以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后盾,在盟国的帮助下,终于肩负起了这个庞大的战略负担,终于让自己赖以生存的航运基本恢复了正常。接下来,以基本安全的大西洋航运为后盾,第二战场的开辟也有了更明朗的前景。